20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上市一周年。说到科创板的“芯公司”,就不得不提到上海浦东,这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头羊,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在科创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209年月22日,科创板首批ipo申请受理企业名单公布,上海浦东的晶晨半导体成为首家获得受理批文的企业,也从此拉开了浦东“芯公司”布局科创板的序幕。乐鑫科技、晶丰明源、聚辰股份等多家浦东企业挂牌科创板,芯片巨头中芯国际的登场更是创下了a股10年来最大的ipo,被誉为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破千亿,而同样身为浦东企业的格科微、芯原微电子也相继进入科创板上市流程。
从7月19日开始,《创时代》节目连续推出三期特别策划,聚焦科创板的浦东上市企业。我们将分别以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个彰显科技实力的行业和一片活力洋溢的科创热土作为节目关注的焦点,深入地讨论浦东企业的科创道路。本周播出的《创时代》科创板一周年特别策划第二期,我们将聚焦浦东在集成电路领域加速绘制的科创板的“芯版图”。
主持人:为什么科创板成为了集成电路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
顾文军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第一是因为科创板的审批速度比较快。中芯国际我们看到了,它从申请上市到已经上市成功是用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即便中芯国际是特例,我们看到别的企业其实它的这个审批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第二是它的门槛相对低。我们能够看到,在目前已经过会的一些集成电路企业,它的销售额是非常小的,同时有的企业还是亏损很严重的,甚至未来也是不确定的。这也让更多的集成电路企业来选择了科创板。
第三个原因是关注度高,或者说pe高。在科创板里面,集成电路产业pe过百倍的企业是非常多的,基本上来讲,大家会觉得100倍,这是科创板的一个起码的一个倍数了。基于这三个原因,众多的集成电路企业把科创板当成了上市的首选。
主持人:浦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集成电路企业登陆科创板?
李伟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浦东一大批集成电路企业登陆科创板,充分体现了浦东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当中重要的引领地位。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当中,一系列重要的突破都是率先在浦东实现的。比如说中芯国际最早建立了中国第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芯片制造生产线,比如说中微半导体、上海微电子,在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方面都是领先者,实现了最早、最重要的突破。比如说兆芯实际上是第一个突破了这个国产的cpu,还有上海新昇,是这个大尺寸晶硅圆制造的突破者。也就是说,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浦东都有一批领军企业,都有一些处于中国发展最前沿的企业,这也表明了浦东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当中的引领地位。
主持人:从数据来看,很大一部分集成电路上市企业集中在了ic设计环节,这是为什么?
顾文军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首先是因为在整个半导体的产业环节中,设计企业的数目是最多的。因为设计是一个轻资产的公司,所以它不需要太重额的投资,甚至只要几十个人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中国的设计公司现在已经是超过了3000家。但设备制造相对来讲是重资产的,投资需要高,它们的公司的数目一般在几十家左右。正是因为设计公司的这种轻资产、小体量,所以它的业绩相对来说会表现得比较好。公司成立几年,就可能会有很好的盈利,并且如果一旦产品研发成功,它的业绩会有爆发性的增长。而制造企业因为它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同时考虑到有设备折旧,所以说它的这个业绩相对来讲比较难有爆炸性的成长。
主持人:虽然我国芯片装备企业整体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但是中微公司等企业的突破还是非常让人振奋,这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顾文军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中微在刻蚀机领域做得是非常成功的,它的设备也打进了国际的主流客户,在国内的设备公司中这是非常少有的。它的突破意义主要在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设备因为它处在更上游,相对整个对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中微能够在刻蚀机领域取得成功,那就证明了我们可以在产业上向更上游去发展,这是它带来的非常有正向意义的突破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整体来讲中国的设备产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主持人:中芯国际这次ipo创造了众多纪录的原因是什么?
顾文军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第一个原因,首先本身中芯国际它已经就是一个上市公司,它在香港上市,市值就已经过了千亿,所以跟众多在科创板上市的小公司不一样,它的市值是非常明确的,并且是巨大的。
第二个是中芯国际这几年,不论从先进工艺,比如它的1纳米量产,还是从它的盈利情况说,本身自身的表现是非常耀眼的。
第三是集成电路制造环节是半导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够服务于几千家芯片设计公司,又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上游公司,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中芯国际又是这个重要环节里面的,中国大陆的领头羊,所以说受到这种高度关注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主持人:集成电路企业登陆科创板,能够为它们的发展带来什么?
李伟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首先是科创板可以为面向世界科技产业发展前沿的、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准的、满足它们资金需求的这样一个途径。与成熟行业、传统行业不同,它是高投入、高风险,而且长周期,不确定性也比较高,那么对于这些领域的这个企业来说,它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可能需要有更好的,能够适应它这个需求特点的融资途径、融资渠道。而科创板就充分反映了这样一个适应它们融资需求的这样一个特点,而这些企业它们获得了科创板的这个资金支持之后,可能会在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方面做出调整,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可以去涉及更新、更前沿的领域,可以去做一些引领性发展的一些导向和战略方向。
主持人:全球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从美国到日本,再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两次转移。科创板开板,正值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进行第三次转移的关键时刻,以浦东为代表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要如何抓住机遇?
顾文军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虽然这几年半导体的国际合作受到了非常大的干扰,但是国际化还是它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作为在国内国际化程度高、开放程度高的城市,上海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寻找出一种新的模式,这对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和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我们知道,上海创造了特斯拉的模式,这为众多的外资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加大在中国投资、与中国合作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那半导体的特斯拉模式是怎么样的?谁是半导体的特斯拉?那么在这个时候,作为浦东怎么能够利用自身在金融、经济、产业和政策各方面的优势,如何与这些国际企业合作,寻找出一种新的模式来,我们叫半导体的特斯拉模式也好,或者新的形势下,国际企业与中国合作的模式也好,就显得更加重要。
李伟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7月26日21:00东方财经浦东频道、第一财经敬请关注《创时代》科创板一周年特别策划《浦东“芯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