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日,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事关上海未来五年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到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承载。在发展重点上,《规划》提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 6”新型产业体系。特别是要集合精锐力量,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上海方案”,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019年“上海方案”基础上实现规模倍增。
具体到六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下一代通信设备、新型显示及超高清视频、物联网及智能传感等制造领域,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一代智能消费终端,着力打造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生命健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健康产品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医药流通等服务领域,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
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智慧出行、汽车金融等服务领域,推动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联化、共享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高端装备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先进材料要聚焦化工先进材料、精品钢材、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构建与战略性、基础性、高技术竞争性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材料产业体系;
时尚消费品重点发展时尚服饰、特色食品、智能轻工,推进“上海时尚100 ”和“上海品牌100 ”评选,提升消费品供给侧水平,为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供优质高端产品。
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构建一极战略引领、三带集群支撑、五个新城发力、特色载体驱动的制造业空间格局。一级战略引领,就是要发挥临港新片区政策集成优势,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网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端产业基地,“十四五”时期,临港新片区力争对上海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3以上,成为制造业发展战略增长极。
三带集群支撑,主要是形成沿江、沿湾、沪西三条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沿江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主要涉及浦东北部、宝山和崇明长兴岛,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布局芯片、大飞机、船舶海工等关键领域。沿湾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从临港新片区沿杭州湾北岸延伸到奉贤、金山,发挥空间优势,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和成果产业化,打造全市制造业重要“增量区”。沪西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主要涉及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强化与区域的联动发展。同时,加快五个新城“一城一名园”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园区。此外,通过建设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和重点区域营造产业生态圈,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为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还提出了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强化项目投资牵引、培育卓越制造企业、促进产业人才汇聚、加快塑造产业名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双循环新格局等10项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经过五年发展,上海高端产业重点领域将实现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一流企业主体和高层次产业人才加速集聚,新动能产业培育成势,绿色化低碳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同时,长三角产业协同逐步增强,通过建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制造”品牌进一步打响,为把上海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