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admin 2023年01月08日 上海产业信息 79 0

  一个家住闵行的朋友说,这两天雾霾指数略有上升,空气中是复工复产的味道。

  静态管理以来,除了忙着塞满了自己家的冰箱,人们对制造业供应链的焦虑也一同被唤醒。

  何小鹏对汽车供应链的担忧并不让人意外,上海一地的链条断裂,竟可能让全国的汽车制造陷入停产。上海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联系,比想象中更加紧密。

  类似的供应链焦虑同样蔓延在其他领域——芯片、氢能与储能、生物医药等,都在不同程度受到挑战。

  中国制造此刻的温度就像最近开春的天气一样,乍暖还寒。22年,俄乌冲突的硝烟还未消散,上海疫情又再次袭来。

  尘埃终将落定,疫情终归会过去,但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这年头,下一只黑天鹅随时会到来。所以,是时候寻找更多解题思路了。也正因为此,曾经被奉为圭皋的丰田jit库存管理模式开始遭受质疑,以需定供、库存最小化的经典套路,就像一个从来不在冰箱里囤菜的人,依靠的是已预设的秩序,一旦发生突如其来的断供,难免手忙脚乱。

  好消息是,月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也公布了与工信部商定的第一批重点666家企业“白名单”。4月20日,金山崇明两区首日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一个住在闵行区的朋友说,这两天雾霾指数略有上升,空气中是复工复产的味道。

  本期立方榜单,立方知造局将就上海“十四五”规划中几个关键产业:新能源汽车、氢能与储能、集成电路、医药仓储冷链进行盘点,带您了解疫情下这些产业如何被迫减速,面临怎样的风险,又在哪些地方找到了踩下油门的新机遇。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中的“9 x”:

  三大核心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六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

  前瞻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重点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基因与细胞技术、类脑智能、新型海洋经济、氢能与储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先导产业。

  魔都不止有咖啡红酒,更有硬核制造。这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1年生产了中国1/6新能源汽车——6万辆,对应超过1700亿元产值。

  只是,巨轮驶向深海时,数以吨计的藤壶富集船底,吞没了40%的远航马力。一枚直径125纳米的日冕状椭圆病毒微粒,松动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能的离合器。

  4月3日,上海浦西封控管理的第三天。浦西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工人们收到一则内部通知,文件要求继续居家隔离。原定4月4日特斯拉复工复产的计划落空了。

  从3月份起,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线辆新车计算,总共减产了5.48万辆车。

  上海疫情煽动翅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沉浸在焦虑的风暴中——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图源:立方知造局

  4月9日,蔚来公告称,整车生产已经暂停;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4月14日,何小鹏发出声响,在这段话末还配上一个哭泣的emoji。

  上海不仅有特斯拉、上汽两大车企,也聚集着100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涉及发动机、芯片、车身内外饰,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比如,宁德时代就将厂房建在距离特斯拉3公里外的地方,年产80gwh电芯。

  一辆新能源汽车通常由2-3万个零件组装而成,产线中只要任何一个零件缺位,都会让一辆汽车停滞在车间。就如同串联电路中,一个灯泡的故障会带动整条线日上海发布的防控指引第一批“白名单”666家中,有200多家复工复产的企业位于汽车产业链上,包括了华域汽车、维宁尔、奥托立夫等汽车零部件厂商。

  这便有了4月18日起,上汽等企业开启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那一天,上汽乘用车工厂完成了首台车下线,工厂正计划采取单班工作制,逐步爬坡产能。

  特斯拉复工比上汽晚了一天,4月19日,大约8000名员工返岗,除了收到防疫物资外,每个人都能领到一份床垫和一个睡袋——特斯拉采用闭环生产的模式, 工人们吃住在工厂内解决,采用白班模式,只生产model y。

  在政府的支持下,特斯拉的1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正在逐步协同复工复产,其中包括宁德时代的临港工厂。

  这场复工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新能源车企眼下零配件产能缺口的问题,却未能力挽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停顿困局——运力的阻碍。

  上海疫情下,地区对于来自上海的货车保持警觉,很多车辆直接劝退或是采用下高速直接隔离的政策。

  汽车零配件要么运不出上海,要么停泊在高速出口,甚至有下游车企叫叉车来卸货转运进城,运输成本比部件都高。

  2021年,全球一半的新能源汽车产自中国。这场乍现的黑天鹅事件,扰乱了一个新兴行业的步调。

  细分到具体行业、企业,有些遭遇的只是短期振荡,而有些则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中国光伏产业链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疫情降低了材料进厂与组件出厂的速率。

  比如光伏电池的化学品厂商主要集中在昆山,发货困难;而需要从日本进口的网版,受限于上海港口停摆,到货速度放缓。

  光伏企业在主要材料上平均会预备两周库存,在top5一体化组件企业中,晶澳、隆基、晶科、天合受到的影响较小,阿特斯的江苏基地则出现阶段性减产。

  2022年,中国光伏并网目标约为23gw,海外地区需求增速高达80%。

  ——这些特性为光伏行业托住了底,确保在疫情结束后可以快速反弹。在风电上,叶片的重要原材料——叶片胶黏剂的主要供应商就在上海,对于风电整机交付影响巨大,国内风电装机容量明显下降。

  当前中国风电大多采取的是jit供应模式,也就是无库存生产方式。这次疫情无疑为风电厂商打上一剂预防针:对于已有订单的生产,供应链上必须提前做好库存。

  不过积极的一面是:正因为风电整机的出货困难,自2022年初风机价格低迷的现状,已经逐渐开始恢复性反弹。

  疫情之下,氢能在生产、物流上与光伏、风电遭受相同的影响。不同的是,包括电解槽、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组件目前还不成熟,研发、测试所占比重较大,由于部分区域员工被隔离,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研发进度。

  :第一、二季度与下游厂商确定技术方案,第三季度采购生产,第四季度交付。这一特性为疫情下的氢能带来两方面影响:

  一、疫情造成的短期停滞会让原有的生产节奏变得紧迫,靠较长的研发生产周期弥补进度;

  二、生产进度的延后,造成现金流上的压力。

  储能电池的市场格局,目前尚未明朗,而疫情让派能科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都显得更为被动。

  2021年以来,国际海运运力就一直不畅。上海静止以前,上海港和洋山港尚能承担绝大部分进出口压力,而3月份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各航司纷纷调整在沪业务,货物中转效率也开始变低。据报道,近期上海靠泊船舶一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非常拥堵紧张。

  而派能80%以上的业务布局在海外,尤其在2021年,储能行业因为磷酸铁锂、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大幅上涨,开拓海外市场是派能维持增长的重要支撑。

  随着海运运力的日趋紧张,派能的海外业务正在接受挑战。

  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上海的派能科技产品外发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下游电池厂因疫情减少原材料采购量,磷酸铁锂、碳酸锂的价格也有所回落,对于地处上海以外、物流比较通畅的储能企业来说,却是另一种利好因素。如果疫情阴云持续不散,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将趁机抢占更多市场。

  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500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坐拥国内40%的产业人才,科创板一半的集成电路上市公司都在上海。

  作为智力密集型产业,集成电路是上海“十四五”规划下发展比较优势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而作为高度全球化产业,它也是工信部积极鼓励外商在华投资的重要产业之一。

  按照产业链结构,集成电路制造需要设计端、材料端、设备端、制造端、封测端的互相协作,其中材料端、制造端和封测端受疫情的影响尤为明显。

  。这其中包括为苹果代工的和硕、广达、立讯精密,以及欣兴、台光电、南电等。据媒体报道,仅在上海和昆山停产的台企就多达161家。

  而为了应对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开始采取

  的策略。例如华虹半导体在3月27日晚召回必要人员回公司五个厂区,住公司宿舍,采取只进不出的封闭管理,在上海的5个工厂总共6000多人在岗;尼西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紧急采购1000多条睡袋及被褥,用于封闭式管理,确保生产不间断。

  不过封闭式管理也有发生漏洞的时候。4月4日,上海安靠封装测试公司多人确诊,导致多部门停工。

  而安靠高级总监崔盛林表示:“我们一旦停顿,整个世界的产业链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的。”

  目前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80%的封装测试企业都集中在长三角,也因此,上海疫情如果继续对长三角地区产能形成负面效应,那么下游汽车、电子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都有停产之虞。4月16日上海发布的第一批“白名单”中,包括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飞凯材料、凯世通、新傲科技、盛美上海、彤程电子等62家半导体公司、17家属配套集成电路企业。 4月19日,昆山也发布第一批60家“无疫企业”,鼓励在严格防疫措施下逐步复工复产。

  此外,疫情不但可能导致下游企业用不上上海的集成电路,甚至也让全国其他地区的集成电路供应紧张。

  因为集成电路中的重要原材料——光刻胶,其相关企业也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江浙地区。

  光刻胶有个特点,就是在生产-仓储-开封-使用的过程中,寿命有限。光刻胶里掺杂的很多感光活性物质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失效。

  换句话说,光刻胶就像你家冰箱里的绿叶菜,是最不容易储存的那一类,必须按时“消耗”。所以下游企业一般不会把光刻胶大量“囤”在库存里。

  因此,及时顺畅的供应链,对于长三角以外的芯片企业同样重要。

  为加快运输效率,上海已开通特殊物资“绿色专用通道”,用于输送大量企业急需的芯片、集成电路、光刻胶、汽车零配件等。不过由于各地疫情管控政策不同,途中时间耗损仍然令人担忧。

  在此期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将达到8%左右,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成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对象。而针对这些企业的服务链将得到快速成长的机会,其中就包括医疗物流服务。

  上海现有124家药品******企业,其中96家企业自设药品物流。受本次疫情冲击,很多医疗物流服务遭遇了交通管制、人员出行限制的情况,导致多地物流延迟。

  面对上海疫情中运输困难、部分医疗机构关闭、患者购药不便的情况,当地的医疗仓储与物流服务有了两种变化:第一是扩大线上购药的服务范围,第二是实施物流动态管理。

  比如,4月6日,复星健康携手国大药房紧急上线“药品求助登记平台”,跨越了线下医疗机构与药店的物流环节,直接触达有需要的上海居民。相较于以往,这种方式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调配各种医疗资源,为更多的用户及家庭提供服务。

  一些本土的数字化医药健康企业在这种变化下,发挥出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和患者、诊疗机构、以及上海抗疫指挥部进行多方的信息交换,1药网通过“慢病用药登记”等服务,将更多上海周边地区的药品发往上海,并且根据用药需求的紧急程度,去跟进仓库发货的速度和“绿色通道”的开通情况。

  上海是全国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有85家互联网医院,居民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配药。这也给了这些数字化医药健康企业更确实的核查手段、以及更流畅的信息交互。

  同时,医疗物流和仓储的管理方式也变得更具有流动性。在上海疫情中,很多医疗物资都由团体采购。因此,配送和交接的对象变得更为复杂: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协会与商会、企业与集团等,成为服务的主要群体。

  这种时时更新的物流网络,是第三方物流的擅长领域。因此,在上海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帮助药企进行物资配送的案例。4月15日,京东物流助力万孚生物将1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从广州运抵上海,并且在养老院、应急救援中心、志愿者服务队、业委会等地顺利完成发放。

  因为有电商配送的经验,第三方医疗物流的快速反应以及紧急调配的能力更强。3月25日晚,荣庆物流收到了来自嘉定区马陆镇政府、宝山区交通委的配送订单,通宵召集了17辆医药专业运输车辆,并在次日准点送达新冠抗原试剂盒及其配套物资279万份。

  尽管从整个医疗物流的历史来看,它们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们已经凭借差异化服务以及惊人的发展速度,填补了许多行业中的空缺环节。

  上海这些产业成熟度越高,对全国同产业的波及力度就越大。这也印证了那句话:

  分工协作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成就。但疫情提醒人们,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

  曾经被丰田和库克视为“邪恶”的库存,在疫情下摇身一变,成了企业手上的关键底牌。

  全球缺芯问题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这是疫情以来对全世界企业的一次大考。相比之下,上海这次疫情只是将某些假想推演到了一个极致。

  2020年底,汇川预先感知到了缺芯危机,提前囤积了超过5亿元的伺服芯片,因此在2021年的芯片荒中一枝独秀,骄傲地喊出“有货就是竞争力”,市场份额暴涨至15.9%,排名中国伺服市场第一。

  相信随着复工复产,上海产能问题很快将得到解决。疫情过去,留下的不止是一时的产能损失,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大考中沉淀下来的应对策略、动态管理模式。

  就像冒险故事里主人公,要想活到最后,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得在一道道关***下,学会更加灵活地应对数不清的未知。

  上海疫情搅乱芯片产业,全球供应链受冲击 电子工程世界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4 集聚700多家重点企业 证券时报

  和特斯拉做“邻居” 宁德时代上海临港项目正式开工 网易汽车

  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交付时间将延后?甚至还会再涨价?极智动力

  疫情中的上海汽车业怎么样了? 出行一客

  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报告 一文带你读懂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colliers

  上海疫情致汽车、半导体和电子产业停滞,第一批复工企业白名单公布 电子工程专辑

  调研 疫情对新能源产业链影响解读 碳中和产业协同联盟

  2022年疫情下的中国风电:主机价格开始恢复性回升 电力网

  2022年上海新增光伏装机30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500项 腾讯新闻

  4.15锂电池价格:疫情阴霾继续笼罩产业链,磷酸铁锂价格稍有回落 集邦新能源网

  周边海域“货船堆积” 上海疫情升级引发海运隐忧 经济观察网

  发展中的上海医药物流 现代物流mf

  医疗物资保供应 上海药企勇担当 中国证券报

  “同心守沪” 京东物流助力万孚生物1万人份抗原试剂送抵一线 财联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平战结合管理探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疫情下的上海:顺丰、京东、日日顺、百世快运、荣庆、达达等企业积极驰援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立方知造局”(id:m3zhizaoju),作者:赵笑达 孙鹏飞 李昀 刘铮 ,36氪经授权发布。

  第三季度,汽车行业市场带着中国工业机器人跑得怎么样?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白皮书》系列之三立方智库

  “双碳”行业人挤人,你凭啥能有高薪?

  半部国产汽车史:上海为什么那么重要?

  从零起步,到成为全球产销第一的汽车制造大国,这是国产汽车史的上半部。

评论关闭

分享到:

我的微信号:13391219793 (左侧二维码扫一扫)欢迎添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