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产卫星0颗的“g60星链”产业基地日前落户上海市松江区。这个高规格的数字卫星工厂,将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又一个标杆。
从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到卫星通信、航天制造,松江已成为先进制造业主阵地、原始创新大走廊。截至今年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3.%。
曾是一名血液科医生的余学军,如今是坐落在松江的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认为行业将迎来春天。
“我们一方面研发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药物,另一方面围绕car-t细胞治疗全产业链转化平台建设急需的关键技术设备和耗材,自主创新开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余学军说,022年公司将在松江建成首个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是松江锚定发力的关键领域。2021年初,松江吹响发展“集结号”,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50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在松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持续涌现,腾讯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建设顺利,关键领域“一业带百业”,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科创动能和战略势能。
松江硬核科技持续突破的背后,是秉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咬定先进制造业不放松,精准布局、厚积薄发。
在松江区佘山镇一处厂房里生产的钢结构专用密封胶、汽车行李箱尾门密封胶,均为国内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华为、特斯拉等国内外企业的供应商,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涛说,新材料研发是个慢活儿,加上产品进入市场认证周期长,可谓十年磨一剑。但不能因为见效慢就不去做,只有未雨绸缪、谋求突破,才能避免长期被“卡脖子”,总在后面追。
吴海涛说,最近公司又研发出了一个新品,虽然销量还很少,却因“含新量”高得到了相关支持,比如部分税收减免等。松江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和人才可以安安心心搞科研、聚精会神谋创新。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松江坚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近年来,松江不仅强化政策支撑体系,支持攻克技术难题和技术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效应,而且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店小二”跨前服务,优化流程。
最新数据显示,松江今年1月~10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6.87亿元,同比增长19.4%。高新技术企业“十三五”末达到1755家,是“十二五”末的3.7倍,科创驱动发展的效应进一步显现。
在“三去一降一补”淘汰4100余家落后产能企业的前提下,松江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拆违就是拆gdp、拆税收。”松江区九亭镇党委书记陈钺说,区委、区政府态度坚决,依法稳妥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啃下了多年想啃但没有啃掉的硬骨头。曾经脏乱差的九亭镇,如今已成为生态建设不断推进、科创产业纷至沓来的新地标。
此外,松江被外界津津乐道的还有一笔关于“公鸡”和“母鸡”的“经济账”。2017年,松江将1000余亩房地产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出让收入从每亩3000万元变成了每亩100万元。大家讨论后达成共识:房地产好比是“公鸡”,虽然赚钱快却是一锤子买卖;发展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
把准了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和命脉,松江持续迎来海尔智谷、复宏汉霖等百亿级重大制造项目,看起来“亏本”的买卖成了下金蛋的“母鸡”。据新华社消息,目前,松江制造业税收替代房地产占主导地位,区域经济结构深度优化。
持续优化的政府效率与营商环境,已成为松江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