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admin 2022年12月21日 上海产业信息 90 0

  回忆起上海市和特斯拉在9年共同创造的“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经信委”)智能制造处处长韩大东向记者回忆道:“这确实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任务,行业内没有这样的记录。当时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工作群,群名是‘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过去这三年我们就是处于‘每天都在决战’的状态。”

  与此同时,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本土汽车品牌也进一步拉动了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安亭地区、临港新片区、金桥及张江地区等为代表的多层次产业集群。根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此前印发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市将努力提升汽车全球话语权和市场份额,整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上海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间,特斯拉的进入引爆了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链;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推动传统车企的转型,支持上汽集团等企业,培育本土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引进特斯拉项目的谈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特斯拉计划在上海建设独资工厂,而当时在国内的汽车制造业有外资股比的限制,我们都在等相关政策的落地。”韩大东向记者回忆道。据了解,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明确从当年7月28日开始取消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当年7月10日,美国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上海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特斯拉公司将在上海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此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快速建成,并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

  借助上海超级工厂释放出的巨大产能,特斯拉在中国和全球的销量迅速“井喷”,巩固了其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的国际地位。特斯拉方面近日向记者表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交付量超过8万辆,同比增长了25%,而特斯拉在2021年的全球交付量为93.6万辆。这也意味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交付量占比已经超过50%,占据了‘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特斯拉正在考虑在中国建设新工厂。2021年10月份,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称,新工厂可能在2022年开始选址,在2023年作出决定。不过,特斯拉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选址工作尚未开始。”

  据介绍,在引入特斯拉项目时,上海市政府便表示,这将助推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上海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3年左右的发展结果证明特斯拉犹如一条“鲇鱼”,不仅触发了上海汽车产业的转型,还推动了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特斯拉的进入,让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普遍得到了提高,也拓宽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韩大东也告诉记者,特斯拉目前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0%,为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提升了国内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并带动了超10万人就业。

  上汽集团作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本土汽车企业之一,则被上海市政府寄予了打造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厚望。据了解,上汽集团已在新能源领域设立两大品牌,即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并推动两大品牌独立运营。其中,智己汽车定位于高端新能源品牌,飞凡汽车则主攻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产品。

  韩大东向记者透露:“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是独立运作的公司,生产制造基地都在临港新区,是上汽集团重点打造的两个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府推动传统车企转型的样本。”

  上汽集团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公司将r品牌通过飞凡汽车以独立品牌、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数据驱动和产业共创的新模式,有助于加快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根据上述《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将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支持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至202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30%,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超过20%,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综合实力国内领先。”

  据了解,上海市正在嘉定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并已建立了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固定式加氢站以及上海第一个以氢能产业为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嘉定氢能港。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市嘉定区已集聚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马智行、地平线和重塑科技等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340余家,其中规模上企业88家。2021年1~11月,汽车“新四化”实现总产出1117亿元。

  而临港新片区也依托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加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汽车领域关联企业已突破60家,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目标为1200亿元,是新片区首个有望突破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特斯拉和上汽集团等整车企业面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布局也带动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根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在韩大东看来,上海能够吸引新造车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进入的首要原因,便是上海本地优越的营商环境及产业生态:“政府部门高速的办事效率,并且敢于先试先行,敢啃‘硬骨头’。”

  “宁德时代的入驻是我们主动邀请的。”上海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想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捐献一笔费用,以成立未来能源研究院。上海经信委获悉这个消息之后,相关负责人组织宁德时代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方开了一个时长45分钟的早餐会。

  韩大东表示:“经过几个月的洽谈后,当初在早餐会上的承诺全部兑现。目前,宁德时代的几个项目全部在同步推进,其中电池工厂的推进速度最快。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开始租赁厂房进行生产,2022年预计该工厂能够实现两三百亿元的产值。”

  在氢能源发展方面,上海经信委方向记者强调:“氢能燃料正在成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根据计划,上海市正在积极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具备条件的郊区公交、重型载货、冷链运输、环卫、非道路移动车辆等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在机场、港口、铁路等交通枢纽实施一批示范应用项目。

  “当前为了推广氢能,上海已出台加氢站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扶持政策。”据接近市场的有关人士介绍,2021年9月份,《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并指出到2025年,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氢能发展先行先试区、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引领区。

  2021年12月末,《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正式发布,并提出到2025年,嘉定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总产出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超过100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车辆总数不少于3500辆。

  根据计划,上海市将抓住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调整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支持本市汽车龙头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增强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拓展国际主流市场,培育壮大新势力车企;到2025年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动力电池行业打响 产能扩张“军备竞赛”长期主义的拥趸者——北京现代“蜕变”进阶进行中

评论关闭

分享到:

我的微信号:13391219793 (左侧二维码扫一扫)欢迎添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