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日,《022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发布。报告显示,历经四年排名第五、两年第四的努力爬坡,今年上海知识竞争力综合排名跃居第二,连续七年稳居前五。在该指数前十名中,中国城市占据四席,显示了中国知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该指数报告由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等联合研制,这是自2010年以来该排行榜的第十三次发布。
《2022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采用19个指标对亚太53个地区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
在此次评估中,新加坡蝉联冠军,上海由第四跃居第二。第三到十名分别是东京、首尔、蔚山、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北京、西澳大利亚、以色列。其中,中国台湾排名上升迅速,从去年的第16名跃升至第6名。
今年的榜单上,中国城市表现出色,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在大陆所有省份中,进步最快的是湖南、天津和宁夏,三者排名分别上升8位、7位和6位。
“在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较大,但中国是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国家。”研制该排行榜的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介绍,本次评价采用的主要是2021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在19项指标的在单项前十中,中国城市和地区在多个指标中占据了一半及以上席位”。
2021年,中国人均gdp历史性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罗守贵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以知识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连续10年排名前十、7年位居前五,上海今年的知识竞争力排名跃升到了榜单第二,表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
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尤其明显,个知识密集制造业总体排名、知识密集服务业排名均位列第2,知识密集产业就业密度在所有53个地区中优势突出,显示出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就。此外,上海在人力资本、知识生产、知识经济产出多个环节均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其中,私人股权投资排名第2,每千从业人员中经理人数、政府研发(r&d)投入均位列第5,区域经济产出强度位列第6。
罗守贵认为,上海在知识竞争力上的稳步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国家对上海的科技创新定位较高,《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等规划和政策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对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第二,围绕科技创新,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第三,上海拥有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吸引了全国各地及海外归来的人才落户。
▲归国海外毕业生最期待的城市(来源:lockin《2021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2021年11月14日)
据《2021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末,上海市户籍人口迁入率达到10.12‰,创近十年来的新高。lockin发布的《2021中国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也显示,在海归人才的择业城市方面,上海支持率高达70%,位居全国第一。
在市科委支持下,罗守贵团队长期致力于知识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于2010年起正式对外发布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
“如今,上海不仅在知识竞争力方面稳居全国前列,而且跃居亚太地区前列。”罗守贵认为,未来上海要继续稳步向更高目标迈进,仍应正视自身的发展短板,找到发力方向。
比如,多年蝉联冠军的新加坡,知识竞争力指数达到151.9,比第二名的上海高出8.1%。同在前十的北京,在知识密集服务业就业密度、政府r&d投入、人均私人股权投资等指标上均位列第一,百万居民专利数位居第二,在创新投入、知识产出方面的优势明显。
指创造新的概念、思想、工艺流程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力。它不仅包括提出新创意的能力,还包括开发其经济价值的能力。
“知识竞争力指数”由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心提出。自2002年起,该中心开始发布《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年度报告》,以全球125个主要地区作为评估对象,测定这些区域的知识竞争力指数并据此排定名次。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为该指数的一个板块,自2010年起由国际竞争力中心授权在中国发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